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  校友风采啊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锐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锐
作者:校友办公室 来源:校友办公室 日期:2010-5-24 8:21:47 点击: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访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锐校友

人物简介:张锐,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19849月至19887月,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学习;19887月至19927月,哈尔滨电机厂线圈分厂工艺员、工段长;19927月至19973月,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学习室副主任、副部长;19973月至20025月,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线圈分厂副厂长兼副书记、书记、厂长;20025月至20099月,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99月至今,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2002年,当选哈尔滨市动力区第九届人大代表;2006年,当选哈尔滨市香坊区第一届人大代表;2009年,当选哈尔滨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出自毛泽东同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诗句,也是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锐一直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他用勤奋与努力完美地诠释了这一诗句。20多年来,张锐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奉献了青春与才华,在公司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个人也完成了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公司高层领导者的跨越,实现了人生价值新的飞跃。张锐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期间,公司高速发展,创造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的多个第一,他的精彩人生印证在国家和公司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电机厂哈电)坐落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上,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一个拥有近60年发展历史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着我国大中型发电设备制造的重任。走进哈尔滨电机厂,厂区内黄白相间的办公楼和红白相间的厂房排列整齐有序。清晨,笔者伴着灿烂的朝阳来到了张锐的办公室,他热情地接待了笔者。与公司的规模相比,张锐的办公室不是很大,深色的木制书柜里面摆满了书籍,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电脑旁是整齐的办公文件。张锐的办公室简洁、现代,书卷气息浓厚。这个办公室不是他的起点,也不是他事业的终点,但这个空间是他现在的指挥所,张锐在这里指挥着万人大厂,打着一个又一个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役。
 
 注重实践 脚踏实

地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张锐非常坦诚,很容易感受到他的直率。他随和地告诉笔者,上大学的时候自己学习很努力,在校时担任班长,而且积极参与校学生会、团委、大学生党校、广播站、大学生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回忆起大学时光,张锐说,他很喜欢把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这也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学习实践能力。说到这里,张锐嘱咐在校的大学生们,大学里不仅仅要把书本学好,更要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因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时需要具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应该是在大学里锻炼出来的。
  张锐刚进入哈尔滨电机厂时,在基层从事技术工作,担任线圈分厂工艺员、技术员。之后,担任公司党委宣传部学习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线圈分厂副厂长兼副书记、书记、厂长。在10多年的基层工作期间,张锐既做过技术工作,又做过党群工作;既当过行政领导,又当过党委领导,多种不同工作和领导职位的经历丰富了张锐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不论做什么,张锐都虚心求教,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自己所学所思运用到工作当中去;不论任职什么岗位,他都热爱、付出、奋斗、努力。大学生步入社会,首先要克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磨炼意志;其次要端正心态,结合实际,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一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无法平衡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但是张锐却不这样认为,大学毕业生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总想着一出校门就能成就大事,虽说有志向很好,但毕竟要有个过程,要一步一步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锐回想起自己10多年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把领导交给的本职工作做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来没有松懈过。当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从不轻言放弃,而是认真研究琢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读不同的书可以拓展一个人的阅历,丰富自己,学无止境,我喜欢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中。读书为他从基层员工到高层领导的转变凝聚了深厚的积淀。现在,在工作的空隙,他最喜欢的事情仍然是读书,活到老学到老嘛,张锐笑着对笔者说道。

  
激励改革 稳定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2002年,张锐任哈电副总经理之初,哈尔滨电机厂尚未走出低谷,职工收入低,外部诱惑大,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员收入已成为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之一。张锐认为,分配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激励制度。为了防止人才流失,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哈尔滨电机厂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是特定时期走过的一个特定过程。张锐充分发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打破了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收入向技术研发队伍、生产骨干、高级技师、专业带头人等一线人员倾斜,使得员工收入更加趋于公平、合理,从而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稳定了公司的人才队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生产单位工资总额与工作量挂钩,管理部门和辅助单位与公司总体效益挂钩的工效挂钩分配办法,出台并完善了专业带头人、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及关键设备、关键工序主要操作者的考核评定方法,通过这些动态的考核体系来决定员工的收入,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张锐在哈尔滨电机厂副总经理的位置上工作了7年,7年的时间,他把对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设想付诸实践,完成了哈电的人事制度改革。
  在张锐的积极推动下,哈尔滨电机厂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谈到那段时间的工作,张锐告诉我们,他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最主要的还是来自职工们观念上的问题,因为适应了以前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员工都不能充分理解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这对改革的推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压力同时来自外部企业的竞争,当时哈尔滨电机厂的职工工资与南方经济条件发达的一些企业差距很大,给予员工的报酬达不到员工的期望,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才流失。所以从这一层面讲,改革又不得不进行。自主创新百尺竿头多年来,哈尔滨电机厂坚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优化创新的特色之路,完成了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技术水平、产品水平不但实现了国内第一的目标,同时在国际上更是达到了一流水平,以其先进的技术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张锐任公司经营副总经理期间,不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开发力度,2007年,签订正式合同112亿元,并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超超临界10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通过短周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独立研制了小机座1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将其重量大大降低。但在原型机定子运输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因为定子体积很大,很难运输,这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公司积极与铁道部沟通协商,最后设立了专用火车运输线解决了原型机中定子运输的困难,为公司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张锐带领公司经营团队大力开发核电市场,先后签订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湖北咸宁6AP1000核电常规岛1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实现了百万核电的突破。2008年,公司签订正式合同123亿元,其中溪洛渡6770兆瓦水电机组、向家坝4800兆瓦水电机组,合同总额44.27亿元,创造了中国水电史上签约额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设计制造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等多项纪录。2009年,在经营形势极为严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依然签约正式合同70亿元,国际市场合同额占到合同总额的1/2,市场占有率、订货总额继续位居行业前列。谈到这些骄人的成绩时,张锐说,是哈电的产品创新在国内外打下了很好的市场。企业的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个人只是把我的工作做好罢了。
  目前,哈电仍保持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正组织完成百万水电工程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已向国家提交了百万千瓦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有关技术鉴定。该项目的研制,将促进我国水力发电设备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由水电大国迈向水电强国。

  二次创业 实现四化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哈电经营形势极为严峻,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国家面临着新的发展,发电设备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哈尔滨电机厂制定了二次创业,实现四化的新目标。哈电机公司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今天,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电力需求增速低于电力装机增速,发电设备市场呈现出周期性下降态势,公司产品产量也在逐年下降。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思路,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完成公司的转型,这样才能超越从前的发展空间,实现二次创业,打造百亿、百年哈电。张锐说。
  在谈到如何实现二次创业时,张锐说,实现四化是实现二次创业的手段。首先是实现多元化,不仅依赖传统的水火电项目,还要研究风电、潮汐发电、太阳能等新型的能源、新型的技术;第二是国际化,过去我们企业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但从如今的形势来看,企业要发展,要成为世界知名公司,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需要;第三是信息化,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管理上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第四是集成化,以往传统市场就是供应主机设备,但从现在用户的需求来看特别是海外市场,往往需要企业提供系统的集成化。所以为适应国际化发展,实现企业的集成化至关重要。
  
寄语母校 展望未来

在谈到母校的时候,张锐说,虽然母校很多方面不能和清华、北大等名校相媲美,但母校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德、才,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对于曾经教育自己的老师们,张锐话语中充满了感激,直到现在他还与老师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谈及在校的莘莘学子,张锐说,现在的哈理工和以前大不一样,现在哈理工的条件要比我们那个时候优越很多,我希望同学们能在大学期间珍惜眼前时光,制定合理的目标,丰富自身,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张锐动情地说,今年是哈尔滨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感谢母校给了我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黑ICP备0500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