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  校友风采啊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周荣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周荣
作者:佚名 来源:校友办公室 日期:2010-4-1 16:24:53 点击:

 周荣(研究生85级),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云南宣威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88年哈尔滨科技大学铸造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0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6年10月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至日本东京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历任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铸造分会理事长。云南省耐磨耐热耐蚀材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及失效预防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耐磨材料及复合材料、材料摩擦磨损,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铸件形成理论基础》、《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材料磨损原理及其耐磨性》等课程,先后培养出硕士13人、博士1人,目前指导博士生7人,硕士生4人,作为合作教授,负责1名博士后工作人员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PT收录论文2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教育部第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6年获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科研成果��“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及“控制冷却贝氏体耐磨铸钢”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根植红土情系有色
 
 
 
 农历大雪已过几天,20071213日,本刊记者一行专程从冬日中的沈阳飞往春城昆明,来到昆明理工大学,翌日,如约拜访了周荣校长。
 作为学铸造、从事铸造教学与科研工作出身的周荣校长,多年来与《铸造》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作为本刊真诚的老朋友,他积极关注《铸造》的成长,尤其理解从人文角度发力,来推动我国铸造业进步与发展的独特意义,因而竭诚、积极地支持本刊的专访工作,尽管当校长公务十分繁忙,仍拨庸会见记者,慨然应邀、热诚地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坦率、紧凑的恳谈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相见中,周荣校长始终给人以热诚、谦逊的深刻印象,如同红土地上宜人的翠绿融合春城的暖流,带给来自冰天雪地东北的我等以身心的舒爽和愉悦,不经意中加深了记者走下飞机后那种走进春天的温馨感受。
 访谈中,提及周荣校长的成功经历,他神态谦逊,按其自己的话说,他所走的成长、成功之路完全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也的确,他是幸运的。他中学毕业时,正值全国刚刚恢复高考之际,1978年,16岁的他考入了昆明工学院(现为昆明理工大学)。他说,选学铸造是他的情愿,结果如愿以偿,一心一意地到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扎实学习了四年。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从助教、讲师做起,亦因工作出色,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教授,到博士生导师;同时因工作中显露的突出管理才干,被提拔到学校的管理岗位,从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做起,到校长助理、副校长,2003年,41岁的他经过广泛的民意测验,被大家推举,脱颖而出,荣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开始领导着一个成员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有四万余众的庞大教学与科研群体。显然,在同龄人中,他是佼佼者;学铸造的担当一个多学科理工大学的领导大任,非等闲之辈可以尝试,他是铸造界的骄傲!他的成长与成功经历见证了平常中孕育着非凡的哲理。记者在随后与十余位该校教职工的座谈中了解到,他完全是凭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坚定信念和有口皆碑的作为,才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敬重。
 或许是因为亲近太阳的缘故,红土地成为中国南方的地貌特色。红土地上,橘红色的沃土与那终年不息的葱翠相融合,极目眺远,满眼是绿与红相映成趣的动人画卷,红土地上洋溢着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魅力,易使人领悟到伟大缘自平凡的辩证主题。云南的红土地不仅美丽而且极为富饶,其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故这里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盛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围绕着有色金属铜、锡、铅、锌、镁及铝等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矿山、冶金、金属成形及深加工产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成长,其发展势头空前强劲,业已超过闻名遐尔的云南烟草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全新亮点。
 周荣校长在谈及该校教学与科研的成就和前途得益于云南有色金属业发展的特色时,感慨系之,颇为动情。古人所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推崇的是因势利导的智慧之举。以周荣校长为领军人的昆明理工大学,尤其是以他为学科带头人的铸造科研与教学团队,适应云南有色金属业发展对技术与人才的强势需求,看到了云南有色金属业发展为相关行业营造的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抓住了自我发展的大好时机,将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根深深植于这片红土地上,明确提出了根植红土,情系有色的务实发展理念。尽管学校眼下还面临着经费不足、留住人才有一定困难等实际问题,周荣校长依然信心百倍,运筹帷幄,为谋求特色发展进行了诸多探索:如怎样实现办学理念有特色、办学主体有特色、办学模式有特色、办学环境有特色等等。近年来,学校逐步积淀,形成了独特、优质和富有创新性的办学个性及风格,最终实现了昆明理工大学的特色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校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的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了能使昆明理工大学在强手如林的高教舞台上生存、发展并壮大,尽快在众多的高校中走在前头,昆明理工大学坚持特色立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学校上下都在关心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作为地方特色浓厚的高等院校,如何通过理念创新寻求突破,通过模式创新寻求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如何在培养人才与服务有色中找到最佳切入点,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认识到面向市场办出特色,是发展昆明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与科研的关键。在他的带领下,昆明理工大学已经在积极行动,学校采取了各种措施:诸如,考虑到高水准师资是高校发展的首要条件,学校选派优秀年轻教师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及到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研究单位进行深造;从外部引进高素质人才;与云南铜业集团等单位密切合作,或推荐毕业生或实施订单教育为企业培养急需专业人才等等。由于措施得力、务实,所有这一切都充满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昆明理工大学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特色求发展,取得了令人兴奋的办学和科研效果。面对广袤厚重的红土地和诱人的有色金属业空前发展的契机,周荣校长在描绘昆明理工大学的前景时,表现出的是山一般的坚毅和谷一般的虚怀。人类在进步,中国在发展,昆明理工大学的事业充满无限可期待的前景。
 所谓特色,显然即与平常事物的不同,本文中所谈论的特色,当然是指事物特有的优点、或叫闪光点,也就是被人们所推崇的那些进步的、先进的东西,而绝非愚昧、落后、甚至反动的糟粕。特色是事物自我完善的能力及体现;特色是事物富于创新优势的彰显;特色是自然与社会客观选择的必然。无论是大到一个国家、某个群体,还是小到一个单位、某个个人,凡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他人所认可,绝对是件好事、幸事。反过来甚至可以说,没有自身特色的事物或者被其他事物同化或者遭至自然淘汰的厄运。当然,要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又谈何容易!所需要的是潜心学习与借鉴、专心探索与修炼,还要加上不断地完善与创新。例如本次专访中,记者目睹的一个更动人的特色,即我等有幸到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观学习,受到震动不小。这里所从事的事业和做出的业绩,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事实上,该中心是由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系废物资源化研究所发展起来的,更早则可以追溯到原昆明工学院铸造教研室铸造旧砂再生课题组的工作。这里所做工作的理念及成就早已跳出了原来把旧砂等固态废弃物简单再生回用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而是将废弃物作为适用于不同需要的资源来对待,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复合、搭配、理化处理等,最终制成某种新型材料(具体情况请详阅本文后附的文章)。这里的工作创举在全国独一无二,真是太有特色了!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以特色求发展的正确性和规律性。刚闭幕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旗帜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号召。一切有志于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做出贡献的人们,必然要思考如何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让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具有特色,于是,励精图治,时刻用创新的思维指导自己的行动,以有声有色的工作业绩为中国特色旗帜上增添光彩。
 记者:作为校长,请您谈谈昆明理工大学在培养铸造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具有自己特色的思路、做法和长远打算。
 周荣校长:首先感谢铸造杂志社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我们这里,创造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共同探讨一些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也使我们自己能够利用这样一个契机来梳理一下我们的工作和思路,若能总结出几点体会,通过《铸造》杂志专访平台来与广大读者朋友进行思想交流,我本人感到即荣幸又高兴。
 由于我们的任务之一是培养铸造工程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所以先谈一谈我们这里铸造学科的衍变和发展情况。昆工是从1958年开始招收铸造设备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1960年正式设立铸造教研室。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应该说,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使我们的这个学科发展到今天的局面,特别是老一辈人的工作业绩为我们的今天奠定了厚重的基础。铸造在我们这里主要有两个方向,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个是旧砂再生,经由学科带头人郭景纯教授、孙可伟教授等带领一批人的多年努力和发展,今天已经成长为由国家认定的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做工作极具能源、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战略意义,更具有巨大技术发展潜力和庞大市场需求。另一个是可锻铸铁方向,尽管当年由陈永民、郎本智等老先生牵头带领大家孜孜不倦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后来由于其市场空间的压缩,此项工作逐渐在减少。应该认识和加以理解的是,高等院校整个学科体系的衍变,总是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包括铸造在内的金属材料成形工艺是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根基性专业技术。铸造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成果积淀,应该说为我们学校逐步建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人才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特别是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支撑。总之,我们的材料成形与控制系材料加工学科,是我们这里成立较早、学科水平较高、科技服务能力强、发展势头较好的系和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在云南省占有着重要位置。
 培养人才,师资力量和水平是关键。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如陈永民、郭景纯为代表的这些老先生,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给我们后来人树立了榜样,为我们这个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郭景纯教授的研究工作曾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八十岁高龄了,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学术专著基金的支持,出版了关于旧砂再生理论方面的著作。老教授们所发挥的表率作用,带动我们这些后来人一批批成长起来。中年一代搞铸造的人中,有三个人进入了昆明理工大学领导班子,即两位副校长和我。现在,材料成形与控制教研系有一支年龄、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0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在读博士6人,曾有多人到国外留学或进行技术合作与研究。
 经多年调整、组合、拓宽、提高和发展,适应国家最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和社会需求,我们实行的是宽口径专业设置的培养模式。如材料成形专业实际涵盖了原来的铸造、焊接、锻压、热处理四个专业。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表面工程模块方向)一个本科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是学校新确立的第一层次发展的重点学科。目前这里已发展成具有博士后、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等多层次的完整系列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及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余自?等为代表的2000余名本科生、130余名硕士和10余名博士,他们多数人已成为铸造及材料成形领域的技术骨干力量。几年下来的探索和运行结果表明,现在从我们这里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机电基础知识比较厚实,适应工作环境和现场应变能力比较强,所以就业形势看好。
 过去,我们这里归冶金部领导,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服务于冶金行业发展的要求。1999年院校调整,我们回归地方,与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这样在服务的面向上就有了相应的调整——既服务于冶金行业又服务于地方。为此,我们确立的理念是根植红土,情系有色根植红土就是扎根云南,为推动云南的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对于铸造这个专业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发展面向,但对于服务有色金属行业来讲,过去这个专业并没有进入主流。由于云南工业基础相对落后,尤其是机械行业在这里并不占多大的比例,再加上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许多铸造工厂被迫搬迁或停业,一段时期,云南的铸造业实际处于一个低迷阶段。近年来,地方政府开始逐步重视工业发展,提出工业强省的口号。随着以昆明机床厂、云南内燃机厂等龙头企业大发展为标志的云南地方工业化进程和先进制造业振兴的拉动,包括铸造业在内的材料成形专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现在,随着云南有色金属业的高速发展(如去年,铜、锡、铅、锌、镍等十种有色金属总量达到两千万吨,今年到十月份就已经达一千八百万吨),生产环节也不再停留和满足于金属坯料作为产品供货,产业链向上端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便为铸造等材料成形专业技术进入行业主流提供了发展契机和空间。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要认清和把握住国民经济发展的脉搏,瞄准经济发展对人才品质与能力的需求点,给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定好位。如此说来,两个面向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和特色。具体说来,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就是紧扣有色金属业及云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脉络,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基于学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到企业去工作的现实要求,学校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都紧扣应用两个字,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我认为,这是对学生的前途负责,也是对学校命运负责。最令我们感到高兴和鼓舞的是,云南以有色金属业为代表的非烟工业发展业已超过了云南著名烟草业的发展,为避免产品以原材料的身价出口,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等与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的国家产业政策,必将使云南已见端倪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业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对技术人才更强势的客观需求,这势必为我们的材料成形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事业开辟广阔的天地。
 记者:昆明理工大学地处祖国大西南,请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人文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谈谈贵校在开展铸造科研活动,特别是在旧砂再生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理念和特色。
 周荣校长:总体来看,我们这里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过去长期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落后状态,工业发展更是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上所说,云南虽然地处偏远山区,可是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由有色金属矿业所带动起来的产业链及其这条产业链向高端的不断延伸,都在为我们的科研活动提供用武之地,可以说是形势喜人!值得一提的是,东盟经济区的建立,致使我们这里由改革开放的后方一下子转变为开放的前沿。由于云南所毗邻的越南、缅甸、泰国等多是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经济欠发达,尤其是工业发展落后。有了东盟协作组织这样一个经济技术的合作机制,又给我们提供了个发展空间和对外技术交往的舞台。例如,我们正在为缅甸、越南等国家培养一些机电技术方面的人才,效果都很好。
 具体说到科研,多年来,包括铸造方向在内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内、省内企业技术难题,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国家和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如近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云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约200多项。2003年以来,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4,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撰写高水平论著5部。目前在研的主要项目有20余项,包括“973”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创新基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在研项目经费达600余万元。在长期的科研工作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形成了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及复合材料加工制备、金属材料半固态成形技术、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模具材料及加工以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我们的材料加工学科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有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每年均有许多知名教授来我校讲学。我们特聘了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的柳百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邢建东教授等为我校兼职教授。近年来,有近10余人次出国研究、进修、访问、攻读学位,国外深造的经历至少是开了眼界,使他们回来后在科研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还与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签订协议,进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我们还积极参与行业组织活动,我们这里是云南省铸造学会、热处理学会、锻压学会、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协会等常设机构所在地。
 “旧砂再生这个方向,历经两代人的努力,今天业已发展为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的喜人局面。应该说,在这个方向上,郭景纯教授等人做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大量工作。孙可伟教授等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标新立异,从传统意义的旧砂再生回用转变到将废弃物作为制取新材料的资源来加以处理的思路。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国家和行业利益为出发点,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探索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目标是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由于在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认可,不仅于1994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还接着于1995年在昆明理工大学首创了一个目录外专业,即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在,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就业形势很好。所以,我们有最充分的理由相信,这项方兴未艾、极具环境和资源意义、符合科学发展观、造福于现实和子孙后代的科研事业及其所形成的产业,其发展空间无限庞大和诱人,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参与进来,从而赢得更可观的发展。
 目前,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已形成价值近3600万元的设备条件并拥有充足的各类图书资料及专业期刊,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后材料成形与控制系及材料加工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以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废弃物为资源进行新材料制备和加工工程应用为核心,形成具有特色的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建设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和特色的、从事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的重要基地。
 记者:作为铸造专业出身的您,从基层的铸造专业教学第一线干起,一直做到如今校长的位置,请结合您的成长经历和亲身感受,谈谈您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事业成功的。
 周荣校长:讲个人的成绩,总感到没有什么好说的。若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切身感受,确有一些。应当承认,铸造这个行当,其工作环境等的确是比较艰苦,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不愿意选学铸造专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可我感到,任何事情都是辨证的,艰苦的环境往往能锻炼人和磨练人,使人有机会尽早地成熟和成长起来。我从昆工毕业后留校做教学和科研工作,和老教师们在一起,耳濡目染,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和怎样工作的精神,那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后来去读了研究生,1997年又到日本做访问学者。也是得到组织的培养,特别是老师们的支持和信任,才逐步走上了领导工作的岗位。目前,作为校长,我所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去,尤其要从战略角度去思考,从具体工作上入手,设法取得众人的共识、获得大家的支持,将合校后的新昆明理工大学带领到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当然,所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上靠党委、下靠教职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对铸造专业的特殊情感,所以尽管事务性的工作很忙,却也始终没有放弃实地参与相关的专业技术育人和科研工作,和老师们一起,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这个学科的发展和振兴之路。同时,通过这样的实际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使我有机会深入到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体察下情。我感到这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管理高层的我来讲,是十分有益的。还有就是,高校的学术性属性的特点加上高级知识分子聚堆的特征也要求我,一个校长应该首先是以一个被人认可的教授,然后再来管理其他的教授和学校事务,才更有说服力。我尤其感到,在有知识的人面前说话和做事,必须是充分说理的;与人办事要解决问题,绝非摆出那种居高临下的派头所能奏效的。所以,我当校长四年来的最深感受就是,管理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分工,管理者与做具体工作的人们没有什么两样,也是一种职业角色,千万别以为当了什么领导就比别人高明,而摆“官”架子就更为滑稽可笑。事实上,包括“天才”在内的任何个人的精力、阅历和能力都极富有限性,所以,人,理所当然地要谦虚,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谦虚,那才是最明智的。所以,领导者要时时、事事与大家商量着办事,实实在在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反对自己的意见,这无论对哪一级的领导者,都是一种最起码的品性和作风,否则,不仅不配当什么领导,而且还十分危险。(转自铸造世界网)

 


黑ICP备05008706